历史上,飞行员手表曾集体遭遇诡异的停表罢工事件,最终在雷达设备上找到了元凶——磁场。时至今日,仍不断有手表因发条、传动齿轮、摆轮和游丝被磁化。尤其是游丝磁化 黏连改性,导致手表明显走快,严重的每日误差可达数十分钟,甚至停走。沦为半身不遂的精密机械,甚至是'植物人。如何防磁成了制表业界的重要课题。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传统钢制游丝时期,防磁手段是增加软铁内壳,但效果有限。当认识到手表受磁的重点在游丝,便催生了不断发展改进的游丝防磁技术。
最早在游丝上 下功夫的 是 柏莱德Charles-Auguste Paillard,1877年用钯合金 制造出了 抗氧化防磁游丝,但量产应用有限;
三十年代,铁镍合金的Nivarox游丝,仍有一定磁性,不能完全解决受磁问题;
2000年左右,雅典表与 瑞士电子与微技术中心 合作,推出的Freak奇想系列腕表 首批将硅材料应用于游丝和擒纵系统;与此同时,百达翡丽、欧米茄与斯沃琪集团联合研制硅游丝,大幅提升了机械表的抗磁能力,使其更适合现代生活;光刻技术一体成型 摆脱了依靠手工生产游丝,实现了工业化高精度生产,使得防磁,高精游丝从中高端向更多的平价手表普及。 堪称制表业的重大技术革命。
同时期 劳力士重金研发 铌锆合金,抗磁能力约为传统游丝10倍的 蓝铌游丝;2010年代,精工结合硅与其他材料研制出了MEMS游丝。
目前采用硅材质的游丝及传动零件是当前手表最普遍采用的防磁手段之一。 那么,当前市面上都有哪些知名品牌采用了硅游丝呢?
雅典表Freak奇想系列首次采用硅游丝和硅擒纵系统,开创了行业先河;
欧米茄Si14硅游丝,应用于同轴擒纵机芯,防磁能力达15,000高斯;如3861机芯的超霸系列;
劳力士 Syloxi硅游丝,提升抗磁性和精准度,但仅用于女表机芯2236;代表表款日志型系列;
积家翻转系列和Master Control系列;
朗格的Lange 1和萨克森系列;
豪雅的Carrera(CAR5A8Z.FT6175,搭载Heuer 02机芯)和Autavia系列;(WBE5112.FC8266,搭载Calibre 5机芯)等;
帝舵采用自产机芯(如MT5400、MT5652),搭载硅游丝,防磁且通过瑞士天文台认证;代表表款碧湾系列;
浪琴L888.4机芯配备硅游丝,动储72小时,兼具精准与实用性;如康卡斯系列;
天梭宝环系列2017年引入硅游丝,获COSC认证,价格门槛低。
大家可能有个疑问,既然劳力士在女款手表上使用了Syloxi硅游丝,为什么在主力男表中不用硅游丝呢?
那是因为是劳力士认为硅材质易碎, 受冲击或外力拉扯时 容易断裂。并且损坏后不能修 只能换,所以对硅游丝的可靠性存疑。
究其深层原因 是出于品牌对金属游丝的偏爱,自成体系的蓝铌游丝,防磁性能上不输硅游丝,而且具有抗震和可修复性。在满足日误差-2/+2秒的超级天文台认证的 标准基础上,更适合长期使用。并且Chronergy擒纵是为匹配蓝铌游丝而设计,并不完全兼容硅游丝,没必要为了硅游丝 去重新调整核心结构。
在我看来 背后还有专利限制 和分摊成本考虑在内。正是因为有巨大的研发成本要分摊,所以即使是拥有Syloxi硅游丝专利,劳力士肯定也会优先推广自有技术。硅游丝专利于2021年过期,但最新的3235机芯 劳力士仍然选择了成熟的蓝铌游丝。
在销量少、需要小尺寸机芯的女表中使用Syloxi硅游丝,可以储备硅技术;主力男表使用配套稳定的蓝铌游丝控制成本、保持技术延续。这就是劳力士蓝铌游丝加硅游丝的双规制。
当今的手表中,有了众多成熟的防磁技术加持,作为佩戴者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呢?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防磁 并非完全“免磁化”,所以在购买复杂功能手表时除了优先选择防磁型号外,日常佩戴最好避免接触强磁场,如医院的核磁共振,CT,工业上的电动机与发电机,生活中的微波炉与音响等。
那万一手表受磁了怎么办?建议找品牌专业维修做消磁处理。切勿尝试自行消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