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贵金属、青铜、钛合金、陶瓷、碳纤维...... 你见过的和能想到的手表的材质还有哪些?在精彩纷呈的品牌营销中,手表的各种材质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下面我们一一详解。
先从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不锈钢开始。
不锈钢的物理特性造就了它在制表工业中的巨大优势。强度和韧性较为平衡。加工工艺手段成熟且丰富,举个例子:既有继承失蜡法成批量的精密铸造,也有现代化的整体铸造加CNC机床精密加工。而且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极高的良品率。能够满足复杂表壳的造型设计与加工。
钢材质优点这么多,那么在营销上有没有噱头呢?
有,下面列举几个
在实际日常使用中,普通316钢已足够满足需求。品牌使用904钢,并强调“耐腐蚀性更强”“光泽度更高”。其实904钢耐腐蚀性主要体现在极端化学环境,而这一场景几乎不适用于普通消费者。
再就是限量发售、饥饿营销维持钢款的“稀缺性”。让价格远低于贵金属的钢款卖出了天价。最典型的应该属劳力士水鬼和百达翡丽鹦鹉螺5711/1A了。
有噱头的904不锈钢,价格虚高,那么天然具有 货币属性的贵金属又如何呢?因为稀有材质本身就 已经具有高昂的价值,加上品牌工艺溢价 以及产品本身的文化象征,拥有一枚贵金属款手表,比如劳力士Day-date,18k金款迪通拿等已经是满足佩戴者身份宣示 与财富象征的一种需求。
虽然黄金款材质手表再保值方面相对的比较稳定。但是放眼整个贵金属款在营销上手段也还是有的。常见的有三点:
一、宣扬复杂工艺与渲染“工匠精神”,例如,爱彼皇家橡树铂金款一直强调“每个斜角需独立抛光”,工时成本占总价30%以上;
二、过分强调贵金属的稀有性,吸引高净值人群对“独特性”的追求。
三、给贵金属增加”科技“外衣,弱化贵金属易磨损的固有缺陷。实际技术升级有限。
所以贵金属款手表先不谈保值与投资属性是不是被夸大了,单单贵金属材质本身的稀缺性,就太适合讲故事,将价格推高一层。
屏幕上这张只表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它是什么材质的,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对的,氧化后的青铜款沛纳海。青铜材质相比精钢和贵金属密度低,重量轻。常被用在复刻经典复古表款或军事、潜水主题的表款设计中。如沛纳海、豪利时青铜潜水表、万国喷火战机、帝舵碧湾青铜型等。
青铜会逐渐产生氧化,形成铜绿色锈渍。但氧化过程不可控,色泽变化不可逆,而且因为含铜等金属成分,长期接触皮肤可能会过敏。
青铜材质本身就是营销噱头,它的氧化特性本来是易腐蚀的缺点,但品牌通过“唯一性”“岁月痕迹”等概念,将其包装为“个性化定制”的卖点。所谓的技术改良延缓氧化速度,实际效果有限。属于“伪创新”包装。
即使你没有佩戴过钛合金材质的表款,但是我相信你一定能列举出几款钛合金的表款。宝珀五十周年纪念款,劳力士钛游艇名仕,真力时defy钛金属款,汉密尔顿卡其野战钛金属联名等。钛金属密度低,硬度高,抗压、抗冲击性强。尤其适合大表径表款。且表面氧化膜能抵御海水、汗液的腐蚀,是潜水表和运动表的理想材质。另外一大优点是致敏率仅0.6%,适合敏感肤质佩戴。
钛金属加工难度高,报废率高,表款价格普遍高于不锈钢款。表面较软易产生划痕。材质无论色泽还是厚重感,可能显得不够“高级”。
至于钛金属材质表款在营销中的噱头,最典型的就是:滥用高大上的“航天级钛合金”标签,实际上,手表使用的钛合金多为 2级或5级,与航空发动机等极端环境下的钛合金并不是一个概念。
中端品牌以“轻量化通勤表”为卖点,定价1-5万元。但仅在外观设计上模仿高端款,材质性能与千元级钛表差异有限。
提到陶瓷材质的手表你首先想到的是香奈儿j12还是雷达?你对陶瓷材质认识是硬度仅次于钻石,远高于不锈钢。日常佩戴几乎无划痕,能够长期保持光泽。还是密度低,重量轻,适合大尺寸表款,耐酸碱、不氧化,且不含镍等致敏金属?没错陶瓷材质拥有以上全部的优点。
但陶瓷韧性差,受剧烈撞击易碎裂,维修成本高昂。加工工艺复杂,报废率高,生产周期长。例如,爱彼陶瓷表的拉丝工艺需耗时数月,导致价格接近贵金属款。难以加工出棱角分明的造型。
陶瓷表的噱头用劳力士对待陶瓷表壳的态度就足以说明问题。“陶瓷的易碎性与品牌追求可靠性的理念冲突”。忽略缺陷,过分的强调“轻奢美学”与身份象征,吸引追求独特性的消费者;再就是用环保概念包装,本质仍为塑料混合材质,利用了环保标签而实际环保效益存疑。
接下来该聊聊碳纤维了,碳纤维抗拉强度高于钢,密度仅为钢的1/4,适合大尺寸运动表。并且耐腐蚀,适合潜水表或户外运动手表。碳纤维表壳花纹独特艺术观赏性较高。
缺点是抗压和抗剪力弱,受垂直撞击易断裂,加工需高温高压成型,报废率高,导致成本激增。并且颜色单一,边缘容易出现毛刺。
在营销上,将“减重”作为核心卖点,忽略其脆性缺陷。而“限量款“彩色碳纤维,成本增加了,但性能上无明显提高。加上NTPT工艺和锻造碳等术语包装,前者其实就是碳纤维层压,后者与普通碳纤维性能没有多大的差异。
通透的蓝宝石水晶一体化的表壳我保证人见人爱,硬度高几乎不会产生划痕。蓝宝石水晶表壳因加工难度极大,加工工艺复杂,产量低,成本所以特别高。硬度虽高但韧性差,受剧烈撞击易破裂,维修成本高昂。
水晶材质本身为非标品,完全属于品牌自定义等级,并且基本都是采用几十枚的限量款制造稀缺性,也可以说水晶材质表壳本身就是噱头。
总结:常见的手表表壳材质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些类型,如果屏幕前的你在选购手表时注重性能,对功能、价格以及款式等进行了综合的评定考量,基本不会掉入材质的营销陷阱中;如果您是某些品牌的拥趸,追求设计感,能够接受品牌的故事包装,有溢价支付的意愿,那么所谓噱头也就不是噱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