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高级手表市场当中,芝柏表可能依然属于是一个“懂的人自然懂”的选择——但这并不是因为该品牌不够努力。他们最近推出的Deep Diver复刻腕表、与阿斯顿·马丁F1车队的合作,以及对不同尺寸规格和独特设计语言的聚焦,都表明了该品牌渴望获得主流认可。然而,尽管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但当谈到具有复古传承设计的一体式表链运动表时,像爱彼和百达翡丽这样的竞争对手仍然会在一瞬间盖过芝柏的风头,并继续主导着这个热度高涨的领域。现在,芝柏通过最新发布的桂冠系列无烬灰大明火珐琅腕表展现了他们的精湛技艺,以令人叹为观止的腕间艺术表明了他们不会追随业内老套趋势的决心。新作秉承了初代作品那种低调内敛的气质,并以有趣的新细节来吸引你的注意里。当然,代价就是不菲的价格。
每次拿起桂冠腕表,我总还是会对其表壳结构和表面打磨感到惊喜。乍一看,它呈现出的样子和其他许多一体式表链运动表一样,有着极强的存在感,闪耀的精钢外衣引人注目。然而,你花越多时间细细品味其直线与曲线的融合,就越能欣赏到其中棱角分明与圆润流畅之间的视觉和谐感。经抛光和细腻拉丝打磨的表面交替循环,因而令这款一体式表链运动钢表成为了从会议室到酒吧都适用的典范。
42毫米的表壳直径为细节展示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同时也通过工艺实力避免了对手腕的压迫感。表壳的厚度仅为10.68毫米,平滑延展至相对较短的表耳,而后从此处突然向表链方向弯曲。表壳外缘的抛光线条打破了拉丝表面的单调,为垂直拉丝的表壳侧边提供了平滑的过渡。表壳顶部的抛光圆盘为表圈提供了阶梯式的支撑,同时也与佩戴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的爱恨关系。虽然这块抛光区域看似是表盘设计的延伸,增强了整体的视觉吸引力,但它同时也成为了灰尘的“收集器”,只有借助布料边缘才能将之擦净,所以强烈建议常备棉签。位于抛光圆盘上方的八角形表圈保护着蓝宝石水晶玻璃表镜,其倾斜的拉丝表面能够包容小的磕碰和划痕,而不会在视觉上留下明显痕迹。
正如刚刚所暗示的那样,尽管直径不算小,但其表壳的形状和相对较短的48.9毫米表耳间距却使得这款表几乎适合所有手腕尺寸,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体式设计的表链。三链节的设计再次将拉丝和抛光工艺相结合,在提升了整体质感的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使其能够自然贴合手腕,佩戴舒适。整条表链从大胆的弧度逐渐收窄,最终以GP蝴蝶表扣结束,但微调功能的缺失却可能会让佩戴者在寻找完美贴合度时需要费些功夫。总的来说,芝柏桂冠是一款令人身心愉悦的腕表,在佩戴上手后几乎可以忘记它的存在,直到需要查看时间时才会再度注意到它。
于灰色珐琅表盘上隐约透出的柔和蓝色调才是这款新作身上的最大亮点。整面表盘采用太阳纹压花而成,纹理由中心向外绽放,每个延伸出的矩形方块都向外边缘逐渐增大。这与以往我们常在桂冠系列腕表身上看到的经典巴黎钉纹并不相同,但这却也并非完全陌生,因为它在芝柏近期的限量版表款中已有使用。这种纹理修饰因其沟槽结构和选用的色调而显得既浅淡又深邃。时标和指针没有使用夜光材料,它们均采用了简洁的造型并做了抛光处理;3点位的日历窗十分低调,它的背景色与主盘面相匹配,白色的日期数字也呼应了表盘上的白色铭文。当然,有人可能会对一款100米防水的腕表省略了夜光处理的做法感到不满,但如果加入鲜明的白色夜光,最终反而会分散视线,让人忽略了这款表真正的重点。
通过透底表背,便可看到这款表所搭载的自动上链机芯Cal.GP01800了。从技术上讲,这款机芯只是标准版桂冠腕表所用机芯的一个变体,其特点是配备了一个大胆的粉红金摆陀,上面饰有圆形日内瓦波纹。当它温暖的色调在冷钢部件的衬托下闪耀时,也便成了整表身上唯一的奢华点缀。该机芯由191个部件组成,厚度不到4毫米,其整体经过精心打磨:夹板装饰有日内瓦波纹、螺丝经镜面抛光处理、基板带有珍珠纹修饰、边缘倒角抛光、而镀金铭文则突显了细节。它以4 Hz(28,800 vph)的频率运作,拥有至少54小时的动力储备,与同类腕表相比大约处于中等水平,完全够用。
全新的芝柏桂冠系列无烬灰大明火珐琅腕表定价为147,000人民币,相比标准款桂冠腕表(118,000人民币)要贵了29,000元,考虑到珐琅表盘和粉红金摆陀的运用,以及芝柏品牌的加成,这个溢价并不算难以接受。
尽管这款表可能不会吸引到太多人的关注,但不可否认它是一款优秀的作品,是对桂冠系列的一次重要补充。这款表的整体构造和打磨水准相比一众同级竞品不遑多让,而其机芯和表盘设计又让它独树一帜。虽然单看“灰色”的主题似乎有点平淡乏味,但它所呈现出的深邃感和变幻莫测的光影效果,却让这款桂冠腕表变得十足吸引人。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块手表,更像是一件艺术品,低调中透着不凡,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味。